【文档说明】2025-2026学年度秋季教研工作计划.docx(共5页),文档为.docx格式,大小为 19.12 KB,作品中的文字、图片均可以编辑、修改。
【简要说明】2025-2026学年度秋季教研工作计划—1—2025--2026学年度秋季教研工作计划学年度秋季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年教研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目标,坚持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行动指南,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引擎,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攻方向,以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抓手,深化研修一体、研用结合工作机制,着力构建素养导向、技术赋能、协同共生的教研新格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教育根基。二、工作总目标坚持三聚焦三提升工作思路:聚焦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聚焦课堂教学变革,提升育人实效;聚焦教研机制创新,提升保障能力。通过系统化、项目化、精准化的教研实践,力争实现四个显著目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显著更新,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显著增强,学校教研品牌显著彰显。三、重点工作任务(一)深化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建设以分层培养、精准赋能为原则,构建新苗-骨干-名师三阶成长通道,实施青蓝工程领航计划名师工作室三大培养项目,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纵深发展—2—以精智教学为核心理念,深化问题导学、情境体验、项目驱动三大教学模式创新,打造高效、生动、智慧的课堂新样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能力迁移。(三)构建数字化教研生态系统以技术赋能教育为导向,推进智慧备课、智能授课、精准评价三位一体数字化教学体系建设,实现教研活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四)完善校本研修质量保障机制以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为路径,健全主题研修、课例研讨、课题研究多元研修模式,提升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加强学科建设与课程开发以核心素养落地为目标,深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群,构建基础+拓展+创新的课程体系。四、具体实施措施(一)筑牢教师专业发展根基1.实施分层培养工程一是新教师成长计划。落实1369培养目标(1年站稳讲台、3年胜任教学、6年成为骨干、9年成为名师),通过师徒结对跟岗学习教学基本功达标考核等措施,帮助新教师快速提升教学常规能力。每学期组织新教师汇报课、教学反思评比、教学设计大赛等活动,促进教学技能提升。—3—二是骨干教师提升计划。选拔10名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影响力的教师,成立名师工作室,开展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教学示范等活动,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教育教学创新。(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1.开展教学模式研究一是组织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学校实际,开展“问题导学、情境体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二是开展课例研究。组织教师以学科为单位,围绕教学模式开展课例研究,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案例,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2.打造高效课堂一是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落实“教学五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评价,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二是开展课堂教学比赛。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级课堂教学比赛,以赛促教,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三是推广优秀教学成果。定期组织教师交流课堂教学成果,推广优秀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三)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1.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一是完善校园网络设施,提升网络覆盖范围和速度,为数字化转型提供硬件支持。—4—二是推广智慧教学设备。为教师配备智能教学设备,如电子白板、教学助手等,提高教学效率。2.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一是鼓励教师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如课件、微课、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资源。二是开展资源共建共享。学校与省内外2025-2026学年度秋季教研工作计划.docx下载
【文档链接】2025-2026学年度秋季教研工作计划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ssqx.net/doc-43760.html
共27255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