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1).docx(共10页),文档为.docx格式,大小为 24.51 KB,作品中的文字、图片均可以编辑、修改。
【简要说明】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1)—1—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秋高气爽,新程可期。顺应形势、服务育人、改进课堂、锚定内涵,是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关键词。开学如约而至,新课标的落地实施仍在持续深化,“双减”背景的课内提质正处于攻坚阶段,学生的综合素养评价改革也正在发力,站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的起点,我校教学工作面临诸多重点任务、现实挑战与突破窗口。本学期,我们将坚持以人民教育为本、以学生发展为轴、以课堂改革为核,以精品化、系统化、实证化、可持续为导向,压实常规、提升质量、创新教研、优化管理,全力推进学校教学工作的系统重塑与高效运行。一、指导思想深度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紧扣国家课程改革和“双减”政策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教学提质”为主线,以“课堂革命”为突破,以“教研增能”为抓手,以“质量监测”为支撑,以“教师成长”为保障,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全体教师站稳讲台、回归教学本质、提升课堂质量,力促学生“减负提质”,着力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新格局。二、工作目标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整体目标可归纳为“五个强化”:1.强化育人导向。把“以德为先、以生为本”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2—2.强化课堂重心。推动校本课堂改革向深水区挺进,建成“教—学—评”一体化的高效课堂体系。3.强化教研引领。增强教研服务教学的针对性、专业性、前瞻性,围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开展深度研究。4.强化教师发展。把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构建“分层分岗分责”的成长路径和激励体系。5.强化质量诊断。建成用得上、管得住、反馈准的“教学监测—分析—干预—迭代”闭环体系。长期目标:实现“教学有章法、课堂有活力、学生有收益、队伍有成长、质量有提升”。三、本学期教学工作主线结合现阶段学校实际,确立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主线为:“回归常规抓落实,深化课堂促提质,创新教研强教能,关注成长谋长远。”围绕该主线,确立五个方面具体工作模块:(一)强基础——常规教学管理提质增效教学的质量不是靠项目支撑出来的,而是靠一日一课抓出来的。教学常规是根,是底,是长效提质的“压舱石”。本学期将坚持“执行+督查+反馈+整改”的渐进模式,推动教学常规从“落实到位”走向“内化于心”。1.抓好计划管理,压紧第一责任—3—全面推行教学计划备案制度。各备课组、教研组需根据新课标审视教学目标、内容安排、活动设计、课时进度、作业设置等,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并提交教务处审批。教务处对教学计划进行“一对一”审核,引导教师关注任务设置的真实可行性与梯度分层科学性,避免“高起点、快节奏、大密度”现象反弹。2.严实备课体系,一课一研、一课一思集体备课定机制、做闭环。每周星期三下午为教研活动固定时间,“主备人策划—集体打磨—个性化调整—教学验证—课后反思”的运作流程必须落实;禁止形式化应付。个人备课推深化,强化“二次加工”。教学设计必须体现学生学情变化、问题提出逻辑、资源使用多样;教学反思需联系课堂具体环节,记录真实困惑与改进对策。每月开展一次电子教案与教学反思抽查活动。3.严守课堂规范,加强推门巡课教学管理小组对“候课、教学组织、互动设计、板书逻辑、师生状态”五类指标做巡课记录。开展“随机推门+听课周+集体听评课”多模式融合的课堂巡视活动,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对于课堂反馈问题,限期整改,建立反馈单与跟踪复核制度。4.落实作业改革,做到“少而有效”严格执行作业统筹机制。备课组每周需召开一次“作业设计例会”,集体讨论、审核量、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1).docx下载
【文档链接】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1)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ssqx.net/doc-43586.html
共27085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