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5年秋季第9周国旗下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讲话稿.docx(共3页),文档为.docx格式,大小为 18.24 KB,作品中的文字、图片均可以编辑、修改。
【简要说明】2025年秋季第9周国旗下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讲话稿—1—2025年秋季第年秋季第9周国旗下《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讲话稿周国旗下《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讲话稿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站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共同迎接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温情的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再过9天,当我们翻开日历看到10月29日时,那便是“久久”重阳的到来。这个因《易经》中“九为阳数”而得名的节日,不仅承载着登高赏菊、插茱萸的古老习俗,更在新时代被赋予了“老年节”的崭新内涵,成为我们传承尊老敬老美德的重要契机。追溯重阳的源流,我们会发现每一项习俗都饱含着古人对生命的敬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登高,是古人“使志安宁”的养生智慧,在秋高气爽的山巅之上,既感恩天地馈赠的丰收,也祈愿岁月绵长;赏菊,源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那傲霜怒放的菊花,被《神农本草经》誉为“服之轻身耐老”的长寿之花;而王维笔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则让插茱萸的习俗成为跨越千年的乡愁符号。这些习俗历经传承,早已从简单的节庆活动,升华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战国时期的雏形到唐代的盛行,从2006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到2013年正式成为法定“老年节”,重阳节的演变史,正是中华民族敬老传统薪火相传的生动写照。当我们看到身边的爷爷奶奶用布满皱纹的手为我们准备早餐,听到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感受到他们—2—目送我们上学时温暖的目光,是否意识到,这些日常的点滴,正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真实体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或许无法像古人那样登高插茱萸,但我们可以用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践行敬老美德。在此,我向全体同学发出三点倡议:第一,做温暖的倾听者,每天抽出十分钟,听听长辈讲述他们的青春岁月,那些泛黄的记忆里藏着最珍贵的人生智慧;第二,做贴心的行动者,为劳累的爷爷奶奶递上一杯热茶,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揉揉肩,这些举手之劳的小事,都是最真挚的关怀;第三,做传统的传承者,把重阳节的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让敬老爱老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同学们,敬老不是一句口号,它藏在给奶奶捶背时的力度里,藏在听爷爷讲往事时专注的眼神里,藏在我们努力学习不让长辈操心的行动里。正如总书记所期望的,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最后,在这金菊飘香的时节,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老人福寿绵长,祝愿我们的传统美德如菊花般傲霜不败,如茱萸般芬芳永传!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2025年秋季第年秋季第9周国旗下《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讲话稿周国旗下《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讲话稿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重阳节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人们在重阳节当天佩茱萸,饮菊花酒,登高望远。“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3—坠”,是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亦是重阳。重阳节寓意为健康长寿,中华民族向来又有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如今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在这个属于老年人的节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祝愿所有的爷爷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长寿!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还有在重阳节祭祖的习俗。老一辈为了我们国家的强盛,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们艰苦创业、辛勤劳动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2025年秋季第9周国旗下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讲话稿.docx下载
【文档链接】2025年秋季第9周国旗下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讲话稿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ssqx.net/doc-44946.html
共28448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