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5年11月党委书记在公文抄袭问题专题研讨会上的研讨发言.docx(共19页),文档为.docx格式,大小为 43.47 KB,作品中的文字、图片均可以编辑、修改。
【简要说明】2025年11月党委书记在公文抄袭问题专题研讨会上的研讨发言—6—究制定一份关于进一步规范公文处理、提升文稿质量的实施细则。细则中可以明确不同类型文稿的起草标准、审核流程和责任分工,探索建立重点文稿“相似度检测”提醒机制,并设立“负面清单”,对出现“抄袭雷同”“弄虚作假”等严重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的追责问责。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在全乡范围内形成“以文辅政、以文育人、以文正风”的良好政治生态,彻底铲除不良文风滋生的土壤。发言完毕,谢谢大家!在市档案史志馆改文风转作风专题研讨会上的研讨材料在市档案史志馆改文风转作风专题研讨会上的研讨材料今天,我们根据《关于开展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召开这次专题研讨会,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相关制度规定,相信大家都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结合自己近期的学习和思考,围绕改文风、转作风这个主题,从个人角度谈三点不成熟的认识,主要是抛砖引玉,请主任和同志们批评指正。一、深化思想认识,从政治高度把握改文风转作风的极端重要性文风连着党风,折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改进文风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文风不是小事。对于我们档案史志部门而言,文字工作贯穿于档案征集、管理、编研、宣传等各项业务的始终,文既是我们的工作载体,更是我们的最终产品。一份文件、一篇史稿、一段展陈文字,不仅是现实工作的指导,更是存留后世的历史凭证。因此,端正文风,对我们来—7—说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首先,改进文风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直接体现。文风背后是思想。无论是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还是执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都要求我们在文字表达上做到精准、规范、严谨。公文的起草、审核、印发,每一个环节都是政治把关的过程。行文的清晰度、材料的准确度、逻辑的严密度,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执行。一份含糊其辞、照搬照抄的公文,不仅会造成工作上的延误和偏差,从根子上说,更是政治站位不高、责任心不强的表现。其次,改进文风是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内在要求。中央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明确指向了文山会海等突出问题。而假大空长的不良文风,正是文山会海的重要推手。一篇几千字的工作总结,有效信息可能只有几百字;一份层层转发的通知,除了文头和落款,内容几乎原封不动。这种以形式主义应对形式主义的做法,耗费了大量行政资源,增加了基层不必要的负担,更损害了机关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正如xx县司法局在近期的研讨会上所强调的,文风问题不仅仅是文字表达问题,更是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体现。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良文风是作风问题的显性基因,是必须下大力气根除的顽瘴痼疾。最后,改进文风是提升档案史志工作质量的根本保证。《规范地方党委政策性文件制定工作规定》要求文件内容要务实管用。对我们而言,无论是编纂地方志、撰写党史,还是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其最终目的都是存史、育人、资政。如果我们的研究成果充斥着空洞的理论、缺乏鲜活的史料,或者展览的文字说明晦涩难懂、缺乏吸引力,那么我们的工作价—8—值就无从谈起。好的文风,应当是朴实、清新、生动的,能够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好xx的档案故事、历史故事,这才是我们档案史志工作者应有的文化自信和专业追求。二、坚持问题导向,深刻检视自身在文风作风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单位的做法,结合我们馆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成绩是主要的,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虽然根据内部工作统计,我们馆在过去一年中并未发现并正式处理过因公文抄袭而引发的案件或责任事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在全国范围内,公文抄袭、材料2025年11月党委书记在公文抄袭问题专题研讨会上的研讨发言.docx下载
【文档链接】2025年11月党委书记在公文抄袭问题专题研讨会上的研讨发言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ssqx.net/doc-44699.html
共28248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