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风廉政 > 2026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发言材料 > 立即下载
文档格式:docx;文档页数:5页;文档大小:19.47 KB
文档说明:文档作品中的文字、图片均可以编辑、修改
下载链接:https://www.ssqx.net/down/45148.html
温馨提示:文档经转码及压缩,出现图片不清晰及部分错别字,下载后的文档更清晰,无错别字。
文档名称:2026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发言材料.docx
文档简介:—1—2026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发言材料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发言材料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在本次研讨会上,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2026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随着课程改革深化和时代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已全面转向“素养立意”,既坚守学科育人本质,又强化时政关联、实践应用与价值引领的综合考查。结合近年命题规律、新课标要求及最新时政热点,我分享三点思考与建议,与大家交流共勉。一、精准研判命题趋势,锚定备考核心方向(一)坚守素养立意,强化核心素养落地命题紧扣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大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发展战略等内容强化;科学精神侧重引导学生理性分析社会现象、辩证看待热点问题;法治意识聚焦宪法实施、权利保障等考点,凸显法治教育核心;公共参与则通过社区实践、社会服务等情境,考查责任担当意识。2026年命题将持续实现“素养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深度融合,避免知识考查与价值引领脱节。(二)时政紧密融合,凸显时代性与实践性命题素材将深度对接2025-2026年重大时政热点,实现“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等热点,同时结合青年就业、“双减”政策深化、宪法宣传周等民生议题。试题设计不再是简单的时政与知识点—2—拼接,而是要求学生运用学科原理分析热点背后的政策逻辑、道德内涵与法治依据,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特点。(三)情境化命题为主,贴近生活与实际命题将创设真实可感的生活情境、社会情境与实践情境。生活情境聚焦学生成长中的交往沟通、权益保护、职业规划等问题;社会情境涵盖社区治理、生态保护、公共事务讨论等场景;实践情境则通过模拟提案、主题演讲、公益活动设计等形式,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跨学科融合趋势明显,可能渗透历史、地理、语文等学科知识,强化综合应用能力检测。(四)回归教材本质,强化知识关联应用试题仍以教材为核心依据,覆盖“成长的节拍”“社会生活讲道德”“法治天地”“国家发展与进步”等核心模块。命题注重知识的内在关联,鼓励学生构建“知识点—知识线—知识网”,避免孤立记忆。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法律条文等内容,将作为分析问题的理论支撑,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优化备考策略,提升教学实战效能(一)筑牢知识根基,构建系统体系一轮复习坚持“全面覆盖、重点突出”,以教材为核心梳理知识点,拒绝机械背诵。引导学生以核心素养为线索,构建“道德—法治—国情—实践”的知识体系,明确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联。例如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新质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等热点与教—3—材知识对应衔接。建立易错点清单,对概念混淆、政策理解偏差等问题定期复盘,夯实知识基础。(二)强化时政融合,提升分析应用能力备考中建立“时政热点—教材知识点—核心素养”三维对接体系。定期整理重大时政热点,如“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对接民族精神、法治与德治结合等知识点,“一带一路推进”关联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等内容。指导学生掌握“热点解读—原理对接—观点表达”的解题流程,学会透过热点现象挖掘本质,用学科语言规范表达观点,避免时政与教材脱节。(三)聚焦情境训练,突破答题核心难点针对情境化命题特点,开展专项情境训练。按“生活类、社会类、实践类”分类设计情境题,重点训练信息提取、原理迁移、逻辑论证能力。指导学生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选择题抓关键词、排除干扰项;非选择题坚持“...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