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风廉政 > 2026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发言材料 (1) > 立即下载
文档格式:docx;文档页数:4页;文档大小:19.02 KB
文档说明:文档作品中的文字、图片均可以编辑、修改
下载链接:https://www.ssqx.net/down/45102.html
温馨提示:文档经转码及压缩,出现图片不清晰及部分错别字,下载后的文档更清晰,无错别字。
文档名称:2026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发言材料 (1).docx
文档简介:—1—2026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发言材料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发言材料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在本次研讨会上,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2026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双减”政策的持续落地,初中语文中考已从“知识识记”向“素养立意”全面转型,更加注重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体验和文化传承的综合考查。结合近年命题规律与教学实践,我分享三点思考,与大家交流共勉。一、研判命题新趋势,锚定备考核心方向(一)坚守基础为本,覆盖核心考点中考语文始终以教材为根基,核心考点集中在“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与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名著阅读”五大题型。基础题和中档题占比稳定在80%左右,重点考查多音字、形近字、易错字辨析,病句修改、标点符号运用等实用知识,题型多为选择、填空,强调知识的扎实掌握与灵活运用。2026年命题将延续这一导向,突出“回归教材、考查本质”的核心原则。(二)聚焦核心素养,强化综合考查命题紧扣“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大核心素养,不再局限于单一知识点的检测。例如,通过古诗文阅读考查文化传承与审美能力,借助现代文阅读培养逻辑思维与信息筛选能力,依托写作检验语言表达与价值认知。试题设计更注重知识的内在关联,引导学生从“死记硬背”转向“活学活用”,如学习经典篇目时,需结合时代语境迁移运用文本内涵。—2—(三)凸显情境融合,贴近生活实际命题日益注重情境化、生活化和跨学科融合,紧密联系社会热点与学生生活。比如结合航天精神、生态保护等热点设计阅读材料,围绕社区实践、科技发展等主题命制写作题目,甚至出现古文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的创新题型。这类试题要求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炼信息、分析问题,既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又引导学生用语文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社会。(四)强化文化浸润,重视经典积累古诗文在试卷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已接近三成,同时红色经典、名著阅读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大。命题不仅关注古诗文的背诵默写,更侧重理解感悟与文化内涵解读;名著阅读则以任务型阅读、书面表达等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深度与迁移运用能力,强调对经典内容的内化与活用。二、优化备考新策略,提升教学实战效能(一)筑牢基础底盘,构建知识体系一轮复习坚持“全面覆盖、重点突破”,以教材为核心,逐册梳理基础知识,建立“字词—病句—标点—古诗文—名著”的知识清单。针对易错字、多音字等高频考点,制作班级错题集,定期复盘巩固;古诗文复习采用“背诵+理解+默写+拓展”模式,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平深化感悟,避免机械记忆;名著阅读制定阶段性阅读计划,通过情节梳理、人物分析、专题研讨等形式,提升阅读实效。(二)聚焦阅读攻坚,提升核心能力现代文阅读复习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分类推进,聚焦“信息筛选、概括要点、赏析语言、理解主旨”四大核心能力。指导学生掌握—3—“审题圈点—定位原文—组织语言”的解题流程,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提炼解题技巧,如说明文关注说明方法与语言准确性,议论文把握论点、论据与论证逻辑。同时增加图表阅读、跨文本阅读训练,提升学生在复杂情境中整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强化写作赋能,打造高分亮点写作复习贯穿备考全过程,重点抓好“素材积累、结构优化、语言打磨、立意提升”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点滴与社会热点,建立“个人经历、时代热点、经典素材”三类素材库,避免内容空洞;强化记叙文的细节描写、议论文的逻辑建构训练,通过仿写、改写、片段练习提升表达精度;鼓励学生在立意上体现思考深度,结合真实体验表达真情实感,摒弃万能模板,打造个性化写作风格。(...立即下载。